手机看新闻
国庆节前,西安的一位楼盘营销负责人说,期待国庆期间能有所好转。
恰如他所“期待”,北上广深的少数楼盘“热”了,最好的情况是“几乎是上周末的3倍”。
北上广深具有风向标意义。给国庆增加了一些看点。
大戏开了锣,未来剧情是不是更精彩,不急,慢慢期待!
这个国庆三大“看点”,一是热门景点人挤人,看景变成了看人头;二是局地堵车,用陕西旁观者的话说“堵成马唻”。
第三个看点是“突发”于9月底的各种楼市利好:
9月26日,主题为研究经济情况的最高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因为是在如此规格的会议上“首次”提出,引发全行业急速聚焦。
首先的反映是,各种利好性的畅想瞬间霸屏。其次是股市一片红,地产股红得分外妖娆,就连“暴雷”房企的股票也令人诧异地飘红。
9月29日,央行深夜发布公告,明确要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本次利率调整不再区分首套或二套房贷,所有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都将被纳入调整范围。
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正在还款中的购房者都能从中获益!
还有,调整首付比例,不分首套或二套房贷首付,统一为不低于15%。
刺激住房消费已经逐步亮出“杀手锏”类的政策包。
在地方上,一线城市的动作也颇为吸睛:
“京8条”明确非北京籍家庭买五环内商品住房的,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调整为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3年及以上。
“沪7条”对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买外环外住房的,购房所需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调整为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
深圳明确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限购1套住房。仅在少数区域需提供购房之日前1年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广州宣布,取消居民家庭在广州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
短短几天内,北上广深在内50多个地方性政策出台。
全国性和地方性鼓励住房消费政策下,北上广深的楼市在国庆期间迎来新的亮色,个别楼盘感觉到了反季节的“热”。
按照“如果一线城市稳,以一线城市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楼市就稳,全国近一半的交易市场也就稳了”,这个止跌企稳回稳的逻辑和路径来看,这次北上广深国庆楼市的表现,已释放积极信号。
这是可喜的。
国庆前,朋友圈出现了一些楼盘“优惠降低”、“国庆涨价”等海报,煞是刺激眼睛。
虽然优惠幅度减小比涨价要温和些,但总体是一个意思,成交价要上调,要“涨”价。
真是应了一句老话——给点阳光就灿烂。政策的劲风前锋刚至,一些楼盘就瞬间忘形,拿着政策来“逼定”、“逼成交”。
有行业人士嗤笑:这都是玩了千年的“老梗”了,与时俱进来点创意不行吗?
从另外一个层面显示,楼盘的策划思维,也受到三年口罩的影响,脑筋不够用、局限了。
相比这些过激行为,更多的楼盘则是理性而温和地面对,不轻易采用“涨价逼定”方式。
他们知道物极必反,毕竟现在是妥妥的买方市场。市场的主动权在“买方”而不是“卖方”。
这个大背景下,政策利好的落地转化,需要最快2-3个月的过程,是起码的。
国庆期间个别的亮点,就像早春野地里的菜花,可能只是体现一点信号作用,距离遍地黄花还早着呢。
此刻,就说要涨价,要么开发商资金实力很雄厚,要么就是寂寞已旧,折腾一下,抢点余光瞄一下而已。
到底能带来多少流量,经不起考究。
楼市还好时,房子销售正常,大家都说供求决定房价,结果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猛然发现:
哦,原来是预期决定房价,预期决定一切。
一年、两年……预期下行后,如何能逆转,何时能逆转?
现在,及之前两年的政策变化,目的是稳定预期,进而逆转预期。好了,现在最高会议提出来说,止跌回稳。
稳市场、稳预期。
这话是不是很熟悉?
对,几年前宏观的、行业的,年度大略都是这么说的,都是期望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实际呢?
对目前楼市预期的逆转,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还有哪些“政策包”里的东西释放出来,不知道。
但方向性的指引是明确的。
促进楼市稳定,也许有些表现,你可能似曾相识,比如国庆之前某些楼盘说优惠幅度降低、国庆涨价。
但在本质上,土地、金融、人口三个基本面都已发生很大变化,条件变了,未来的剧本一定也是全新的。
关键是楼市预期。
当预期再度发生重大的向好变化后,这个国庆期间的楼市亮点,届时恐怕连一朵浪花都不是。
编辑=六言 编审=周鑫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2347元/平方米
18000元/平方米
18000元/平方米
17000元/平方米
8200元/平方米
27000元/平方米
20002元/平方米
11000元/平方米
27500元/平方米
29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