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3·15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在此背景下,华商报楼市周刊开通了3·15华商房产维权热线,共接到了330组涉及房屋方面的投诉。近日,华商报记者梳理这些投诉时发现,读者来电所涉及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延期交房,拖延办理房产证,认购合同暗藏“猫腻”等方面。
7年了,房产证还“正在办理”
如何应对?业主可督促开发商
3·15华商房产维权热线涉及房产证的投诉多达78个,约占总投诉量的23.63%。3月5日,业主王女士说,她于2008年购买了丽湾蓝岛的房子,可入住至今都没有拿到房产证,每次去咨询开发商,都说正在办理。
据了解,房产证难办、拖办,已是商品房买卖中的“顽疾”,这其中除了项目验收不合格、证照手续不齐备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开发商代收了业主的维修资金后,没有及时向主管部门交纳所导致的。
城东一楼盘的销售总监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开发商代收业主的维修资金后,不交或缓交的现象“屡屡存在”,甚至有开发商挪用了这笔资金。不交、缓交维修资金等行为无形中延长了房产证的办理周期。
西安市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业主如果遭遇证难办问题,可向开发商了解原因并督促办理。因规划、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由房管局上报并协调建设、规划等部门解决;如因开发商代收却未交维修资金或资料不全的,业主可要求开发商及时交纳,必要时可向主管部门投诉。
小产权和城改房,总是傻傻分不清
如何应对?购买时擦亮眼睛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和城市的集体土地上建设的用于销售的住房。由于集体土地在使用权转让时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因此这类住房无法得到产权证;而城改房是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对城市里的村落或者集体组织房产进行改造,再安置的房屋。由于特定原因,目前城改房、小产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在此次的华商房产维权热线中,也有67个涉及小产权房和城改房的投诉,占到总投诉量的20.32%。投诉的内容涉及交房时间、办理房产证不及时、配套设施、供电供暖、小区安保方面差等。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介绍说,与正规的商品房相比,小产权房和城改房较低的售价吸引了购房者的眼球,但二者又有着本质区别。由于小产权房本身就“没有产权”,这类房子本身就不“合法”,购买也是有“风险”的;城改房由于是为了城市建设由政府立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虽然城改房在房屋证件方面相对比较滞后,但只要是土地性质明晰,还是可以购买的。3月27日,记者咨询了西安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不论购买什么类型的房子,都应“擦亮”眼睛,仔细了解房子的各种信息,以免后期陷入纠纷。建议购房者在购买前应咨询了解楼盘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各种证件等。
华商房产3·15维权报道组
记者手记
老人那“已被磨去了边角的材料”让人心酸
自华商房产开通消费者“3·15购房权益服务月”热线电话以来,我们在接听热线、实地采访、撰写稿件的过程中发现,买房是普通人一辈子的大事,但在出现延期交房、办不下房产证、购买了小产权等房产纠纷后,经历四处奔波、处处维权后,房子却成了生活中大的困扰。
在热线电话里,维权的市民谈及倾尽积蓄买房却住不进去、开发商态度恶劣、四处维权得不到回应等情况时,情绪都比较激动。他们久经维权而不果,在身心疲惫的同时,也生怕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祥林嫂”,进而拨打热线、寻求支援,将记者当作可以倾听的人,一吐买房的辛酸。
一位上门反映情况的老人,年近七旬,拎着的塑料袋里装着合同、收据等证明材料,这些资料历经反复翻阅,已被磨去了边角。老人在谈及凑钱买房,原本以为不久就能搬进新家却不料工程停工一年多,甚至现在连开发商都找不到时,曾几度哽咽,一时说不出话来……
对普通人来说,一套房子几乎是一个家庭半辈子的积蓄,我们希望这样的投诉以后会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