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四海为家>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孩子长大 父母变老 爹妈以后住哪儿?

四海为家2017-05-09 18:27:27

周末在家,本来打算消遣时间看看《奇葩说》。

看着看着,却被扎了心,很久没有边哭边看一部综艺节目。

| 推荐大家去看看

|《奇葩说》第四季4-28

这一期的题目是:

假如,

你的父母提出:

要和他的老友去养老院,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2016年,中国有超过50%的空巢老人,至203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0%。

中国城市养老的现状大致不外乎以下三种:

种:跟子女养老

第二种:独自生活。

第三种:养老院集体养老。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

当然,如今看着手机的你,

还没老。

你的父母呢?

今天我们聊聊,

关于父母去住养老院,

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海弟想先说反方。【因为奇葩辩手马薇薇让我从头哭到尾。】

当父母开始向你提出,要去住养老院。不是你不爱他们了,也不是他们不爱你了。

而是他们感觉,他们在这个家里不再被需要了。

他们会非常懂事的选择,离开这个经营,操劳了几十年的家,选择去养老院。

他们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个家庭奉献了一辈子。

越来越老,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差。抱着平板就只敢看着我给他放的电视剧,不小心点到广告,跳到其他页面,也不敢自己试着点其他的东西,或者打电话问我。

因为他们怕打扰我,不想麻烦我们,不想成为我们的负担。

我们要不懂事的由着父母懂事吗?

含饴弄孙不好吗?

我们都在说孝顺,什么是孝顺?

让父母去养老院颐养天年?

且不说他们自己是否在那里过得开心,但当你们阖家欢乐的时候,父母在哪里?

不要在他们百年以后,你才后悔说我们没有孝顺过他们

我们总会觉得,家就是要有家的样子。

当父母去了养老院,家就没了。

不是的。

养老院又不是监狱,父母可以随时回来。

他们可以在那里,嗑着瓜子,聊聊天,吹吹牛,下下棋,跳跳舞。

回来也可以做做饭,看看孩子,跟你们聊聊天。

他们并不想让你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担心他们。

为什么他们不敢去?

因为他们怕你们在外面被人说不孝。

当老人在家,吃东西噎着了,你该怎么帮他?

老人出现心绞痛,面前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你要给他吃什么药?

你能达到专业护工的水平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父母去养老院之后的情感缺失,我们有一万种方式去弥补。

但如果在家里出现那个万一,你拿什么都不能补回来。

养老院的坐便器旁边有一个扶栏。

为什么?

因为在老人起身的时候,他们需要缓缓,防止心脑血管受不了压力。

家里有吗?或者有必要装吗?

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按年算、按月算。

他们呢?只敢一天一天的算。

他们经历丰富,

我们经历的他们都经历过。

我们没经历过的他们也经历过。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让他们用最后的时间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看到这里,身为子女的每一个“你”,打定主意了吗,父母年老了能不能去养老院?

别看奇葩说的这些辩手一个个伶牙俐齿,但看完节目,总觉得他们其实也并不一定反对父母去养老院。

如今,养老地产方兴未艾,房企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将会是一个盈利点。

目前,我国成为全球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上亿人口的国家。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2050年的1.3:1。

庞大的老年人居住市场,已经吸引了包括万科、绿城、保利、远洋等开发商进入。在西安市场,荣华地产早已提前布局,秦达地产、曲江置业等房企也相继跟进,从产品型态到设施配套,都已经初见规模,只是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体验感仍然需要一个培养过程。

综合分析,年老的父母和子女们对此事物的接受程度低,主要原因无非在于:

1. 太贵住不起。养老地产,收费较高,只有高收入人群接受更快。

2. 没有深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无法因地制宜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养老服务。 很多房地产商也不愿意太多投入这个并不赚钱的项目。

3. 国情、传统、生活习惯造成养老地产发展缓慢。

如今的养老行业,只能说,一切以实物为准,更多的表述是世外桃源、欧式看护。

然而,老人需要究竟需要什么?

不是某天起来,自己隔壁的床友没了。

而是一个需要烟火气的地方,每天好歹能够看到来来往往的人流。

看护并不表示你一天24能够看护老人就算好。

楼梯边能够有扶手,桌椅全部是圆滑垫布,马桶边能有扶栏,床垫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来制定。

这些是很方便,但不能变成套路。多点真诚,多点温情。

利润可以慢慢赚,没有顾客,这些有什么用?

很期待养老地产快速成长,系统逐渐成熟,人性化的服务更有针对性,父母去养老院养老,就不会让子女闻之色变了。

其实,关于父母年老了要住在哪里,不应该仅仅是个辩题。

衰老是每一个人生的必经之路,老龄化是全社会的关注点。

即使抛开这是个社会热点问题,他们也是生你养你的爹妈啊,不可能不管不顾,也不可能在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任由自生自灭。

如今的年轻父母,大多是把笑脸留给了下一代,百般呵护,以自己为孩子付出的多为荣,却把后脑勺留给了上一代,要么不闻不问,要么象征性地探望一下。殊不知,自己也有老去的时候,当落寞地看着子女的背影渐渐远去,不知会作何感想。

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在。

要我说,趁父母健在,买个三室、四室更大的房子,或者看个条件好的养老房,让辛劳了一辈子的他们好好享受下晚年吧,或者自私地替自己找个理由:等他们死了的那一天,我可以心中无愧。

★★四海为家之聚焦西安篇★★

◆真相 百盛关店真相 元凶不是电商

◆ 一期6096亩投资126亿 要逆天了

◆变脸 小寨300亩“里坊”要还原盛唐生活

◆政策 西安温和限购真相 只能新购一套房

◆新区 千真万确,少了户县多了鄠邑区

◆交通 西安要修2.5环了 好处不仅是比2环多半环

◆土地 137.4亩卖了18.5亿 西安标王背后的推理剧

◆投资 陕西企业家输给了软环境!

◆选择 回到2006论2016:地产商卖后悔药比卖楼赚钱

◆数据 房价预警丨比去年1月涨了901元

◆限购北京限购的狠 不要变成西安限购的痛

★★四海为家之青年住房篇★★

◆1 8 平 承载你人生初次奋斗的地方

◆新屋种不让你当房奴

◆2 9 平竟然还有衣帽间?

◆新模式“租+”模式站上风口

★★四海为家之买房年代秀★★

◆60年代 “穴居族”后裔对于房子的渴望

◆70年代 买房这件事 我有五千万

◆80年代 50万买房就因获赠一部手机

◆90年代 我的刚需就是装逼啊

★★四海为家之VR黑科技篇★★

◆别只操心马云的“败家”,进入自己未来的家

◆西安人有福了 全球的VR在这里

◆VR+AI 人工智能售楼员真的来了

◆TA要来抢你的饭碗了

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四海为家

或搜索微信公众号sihaiwj001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