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各地 > 正文

地产寒流已到来 一线城市开发商认栽降价抛盘

西安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02-16 10:00

 “囤了5年的地”在扇谁的耳光?

囤地的罪魁祸首找到了!

可扫一眼国土部曝光的"囤地黑名单",列在上面的却好像只是一帮子"虾米",不,是一堆"虾皮",因为这些或名不见经传、或"查无此人"、或"您拨的电话是空号"、或登记电话是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电话的公司,充其量只算"壳"而已。

只有当记者捏起这些"壳",一个个对着阳光看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壳"的背后,那若隐若现的国资背景,那带着疯长的荒草又被倒卖再倒卖的曲折路径,以及那被"囤"个两三年、甚至五年多时间里的蹊跷内情……而这一切,跟楼市的泡沫、政策的游移、地方政府的利益纠葛在一起,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按国土部的数据,目前闲置的房地产用地约1亿平方米--也许国土部的判断标准是,只有连一锹土都没挖、一根钢筋都没插的那才叫闲置土地,即使始终没盖起来房子,但只要挖了个坑的就不叫闲置土地,因为1亿平方米这个数字,仅仅是媒体之前披露的1/10。据机构统计,10年来,至少有2/5的已售土地被囤积,总量约10亿平方米。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仅国内土地储备前10名的房企,手里的土地就达3.05亿平方米,以大部分房企现在的年开发能力计算,他们已囤的地使用20年甚至100年还有富余。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高呼:卖地、多卖地,更不妨碍他们抛出"政府供地不足"作为房价上涨的原因。

国土部总是在用数据澄清:并不是土地供应不足导致开发商囤地,他们明明是在"主动囤积",可国土部总是不能用事实告诉我们,到底有几个开发商因为囤地而受到了"严肃处理"--据报道,至今为止,国内闲置土地被收回的不超过5例。即使是到了今天终于把18宗闲置地块拉出来通报批评,国土部居然还不忘主动帮开发商找囤地的原因,比如拆迁没搞定,手续没办齐。如果说在卖地这事儿上,国土部跟地方政府一直在博弈--一个要求"注意影响",一个认为"钱多就行",那么在这场博弈中,前者的被动让人叹息。

昨天,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广州诞生255亿元中国新"地王"的消息,而房地产大炮任志强则在博客上用一句话评价了这件事情:"广州天价地给了国土部一个大耳光!"

道理很简单,国土部两个月前刚刚出了"限大令",要求大城市土地出让面积上限为20万平方米,国土部等五部委上周还出了通知,明确开发商今后"拿地首付五成"--这两点,新"地王"都破了例,面积263.952万平方米--为我国土地拍卖史上出让的地块,而首付还是四成。

旧规执行得不怎么的,这新规还热乎着,就眼见着要被扔到垃圾桶里,这让咱们捧着首份"囤地黑名单"的时候,当咱们看清楚只有一些"虾皮"被点名督办,而那些原来负责督办土地使用的有关部门却无一被点名督办的时候,心里一个劲地着急。"拿地首付五成"出台后的这几天里,不断有开发商大呼"增加土地供应",可咱们似乎先得搞清楚了"囤5年多的地是怎么囤的",再说下一步的事情,否则供多少地,都会在帮地方政府大赚一笔之后变成开发商手里的"积压面粉",而老百姓,连一个号的"馒头"都买不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