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明确西安未来十年发展布局,首次将西咸新区纳入规划范围,培育西咸副中心,推进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中心城区和西咸新区实现同城化,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核心。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严格控制耕地、生态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构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到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560万人以内,基础设施按照实际服务人口2000万人进行规划布局。

《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日正式获批,标志着西安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正式出炉。这一规划不仅首次将西咸新区纳入规划范围,还明确了培育西咸副中心的目标,旨在推进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中心城区和西咸新区的同城化发展,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西咸副中心崛起,同城化发展加速
规划中,西咸新区被赋予重要角色,首次被纳入西安市域规划范围。西咸副中心的培育,不仅是对现有城市格局的优化,更是对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通过推进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中心城区和西咸新区的同城化,未来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区域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严格控制三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规划对耕地、生态保护和城镇开发边界进行了严格划定。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49.84平方千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01.89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3795.6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410.77平方千米。通过优化用地布局,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和重点区域的发展空间,严格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新增建设。
构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格局
规划立足西安都市圈发展空间格局,传承古都营城理念,构建了“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这一格局不仅体现了对秦岭北麓生态屏障和渭河生态景观带的保护,还通过多条河流和农田集中区的布局,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西安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通过西咸副中心的培育和同城化发展的推进,西安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这一规划不仅优化了国土空间布局,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