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中国住房
租赁市场步入淡季,部分城市
租金小幅下降。政策层面,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推动
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改革,旨在优化租赁市场环境。与此同时,地方国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表现积极,多个项目如合肥安居等相继投入市场。宁波和上海等城市土地交易亦有新动向。整体来看,租赁市场进入调整期,各地政策和市场表现将持续引导市场走向。

2024年10月的中国住房租赁市场进入了传统的淡季,各城市的租金整体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0个重点城市的住宅平均租金环比下跌0.63%,同比下跌3.03%。尽管市场经历了小幅波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住房供给方面的努力依然可见。特别是合肥、深圳等城市,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为新市民和青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随着市场的调整,政策层面也在积极发力。中央政府在多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以基础设施REITs和收购存量房等手段,优化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同时,陕西省、宁夏等地也推出了优化租房提取公积金的政策,鼓励更多人参与租赁市场。
在土地市场方面,2024年10月,全国重点城市共成交160宗涉宅用地。其中,宁波和上海共成交11宗涉租用地,显示出城市对保障性住房的持续关注。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各地的政策实施和市场表现仍是未来市场走向的重要依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租赁市场的淡季影响显而易见。租金的微幅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然而,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基础设施REITs和存量房收购等政策,政府正在努力打破现有市场的瓶颈,为租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地方政府在公积金政策上的调整也为租赁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未来,租赁市场将继续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探索更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城市间的竞争将促使各地政府和企业不断优化服务,满足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如何平衡供需关系,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租赁选择,无疑是租赁市场参与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