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城进湖退” 警惕房地产开发破坏城市水系

华商报  2016-07-11 07:55

[摘要] 过去一周,武汉全城严重内涝、堤防险情丛生。除一周降雨量达到历史极值的“天灾”因素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进湖退”,城市排水设施和管网建设滞后也成为重要因素。

过去一周,武汉全城严重内涝、防险情丛生。除一周降雨量达到历史极值的“天灾”因素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进湖退”,城市排水设施和管网建设滞后也成为重要因素。

记者注意到,南湖新城建设中曾规划为河湖水系,为湖水提供消纳空间的生态系统也已经为房地产开发让路。

解读武汉内涝,不仅对武汉具有警示意义,对其他“看海”城市也有启示价值。就现在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除“天灾”因素外,水系规划为房地产开发让路、130亿元排水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仅落实40亿元,也是造成武汉严重内涝的重要因素。

对多雨的南方城市而言,湖泊无疑承担着蓄水、分洪的功能。然而,被称为“千湖之城”的武汉,近30年来湖泊面积减少228.9平方公里,在“城进湖退”的情况下,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也不算很意外。

房地产开发不但侵占了部分湖泊,还侵占了武汉部分湿地、沟塘的“地盘”。据说如今渍水严重的很多住宅小区原本就是湖面或湿地。可见,房地产过度开发也是城市内涝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表明城市规划缺少刚性,甚至可有可无;同时,也反映出城市管理过于功利化,因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预防水灾需要大笔投入,而开发为房地产项目则能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收入、房地产税费收入、拉动GDP增长,为城市管理者带来政绩。

遗憾的是,对于武汉严重内涝,城市管理者既不愿深刻反思,也不愿承认“病根”所在。几天前,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把内涝归纳为三个原因:武汉地势很低,排水条件很差;气候因素;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不难发现,主要强调客观原因,不见反思水系规划为房地产开发让路。

显然,只有找到城市内涝“病根”,并拿出治本之勇气,才有望避免“年年治涝年年涝”。首先要检讨城市水系规划为何不严格执行,不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其次,“城进湖退”中某些填湖行为很可能违反武汉《湖泊保护条例》等法规,理应依规追责。另外,合理规划房地产项目,画出开发“红线”。

在笔者看来,城市水系是城市大的公共工程、民生工程、百年工程之一,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盈利性项目都应该为城市水系让路。逆向而行的城市不仅是武汉,其他一些“看海”城市的管理者也被房地产冲昏了头脑。不否认,房地产对财政收入、居民安居乐业很重要,但房地产开发不能肆意侵占民生工程。

希望所有“看海”城市的管理者,重新审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内涝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水系,并把城市水系规划纳入法律保障和政绩考核范围,对于不严格落实规划者,该摘“官帽”的必须要摘“官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