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3年4月11日,在西安周至县楼观台曲江有机生态体验馆内,一场以“新亚洲主义建筑文化突袭古城,西安别墅市场未来何去何从?”为主题的“西安第四代别墅高峰论坛”拉开帷幕。论坛上,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刘晨晨发表了关于《新亚洲风与第四代别墅融合性》的演讲。
2013年4月11日,在西安周至县楼观台曲江有机生态体验馆内,一场以“新亚洲主义建筑文化突袭古城,西安别墅市场未来何去何从?”为主题的“西安第四代别墅高峰论坛”拉开帷幕。论坛邀请了包括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中国文联委员肖云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西平、澳大利亚BBC景观设计公司执行董事虞国华、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刘晨晨、合富辉煌(中国)陕西西安房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梁家祥等在内的数十名专家。论坛由西安房天下、华商报、《生活速递》杂志社主办,达观天下开发商——陕西千层浪房地产公司协办。
论坛上,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刘晨晨发表了关于《新亚洲风与第四代别墅融合性》的演讲。
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刘晨晨
这次主题主要提两点,一个是新亚洲风,一个是第四代别墅。
,关于新亚洲风。新亚洲风格的提法,刘晨晨并不是十分赞同,她觉得能提出新亚洲是作为中国人不变的经济复苏,有了一定的文化复兴之后,觉得整个亚洲的周边的国家,还有邻国,他们的文化实际上是在几千年来受到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今天提出新亚洲风。但这种新亚洲风的提法过于怀柔或者暧昧,为什么不能非常自信非常大声的喊出,我们要做出中国风?中国风能够重新树立中国人的信心,同时能够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建筑环境的发展。过去,欧洲罗伯特的艺术,也是受到了东方文明、东方文化发展的影响才产生的,当时是以中国的瓷器和装饰艺术作为特色。过去中国的建筑艺术能够影响到西方,为什么今天提出的亚洲风,人为的将这种影响又缩小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非常自信的去讨论中国风,如何实现中国的建筑环境的发展道路。
第二,关于现在房地产业界普遍提出的第四代的别墅设计。这不仅仅是西安,整个中国别墅发展中都有这样的口号。第四代别墅的概念还不是很成熟,甚至很多人不是很承认,但是今天在这里来探讨,首先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有一个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理解、更高的居住环境。
个人理解,第四代别墅在整个的发展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是强调环境,突出环境的需求,从过去的公寓式到小型的别墅,到连栋的别墅,小型的居住空间,逐渐发展到现在扩大这种建筑的外延。外延,实际上也是在西学建筑体系之下提出来的,而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来说,就在陕西岐山出土的建筑遗址是的四合院的形式,中国传统的建筑十分强调环境,建筑本身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的比值,已经达到了1:1的比例,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是共生的,所以在中国传统建筑品鉴当中就十分追求环境的重要性。而今天提出的第四代别墅设计强调环境,实际上也是追本溯源,重新找到中国建筑文化的特征。
而且不光是平面上的环境的一个着重的设计,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在竖向设计上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融合性,因为建筑与环境是共生性的,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的建筑截然不同在哪里,从美学特征上来,的不同中国建筑是横向设计为它的特色,而西方的特色是以竖向设计为特色。横向设计,建筑要融入横向的山,横向的树林,自然的环境当中,所以今天所说的第四代建筑,个特点自然性,就是在追寻老祖宗的传统文化,就是在找本来土生土长的这样一种特点。
第二,第四代建筑别墅设计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定制性。什么是级的定制,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建筑是以临建为思路,就是定制,无论是给皇家定制还是私人定制,在定制中非常提倡建筑环境与人的对应环境,它是相互的,人是小宇宙,环境是大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是共生关系的,它不仅仅是人的外延,是人的一部分,所以它会产生八宅的命理跟人配,不光与环境共生,还有时序,而不是说在我们中间客厅就是客厅,卧室就是卧室,人住进去以后一直就是卧室,一直就是客厅,它不是狭隘的概念,而完全是一种变化性的,非常个性的一种设计。所以今天提到的定制性,更应该从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中挖掘出一些生动的东西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设计。
第三,第四代别墅现状的特征,它非常注重在宅院内部细化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过渡性,和空间的层次性,同时它非常尊重作为一个家庭群体中,每一位成员的个性化需求,这实际上在中国传统临建中是有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的宅院空间临建思路,它不仅仅是创造一个房子,它创造的是一种家,从房子到家的概念,它要指引和规范人在家庭当中的行为,所以它是带有很强烈的秩序性,这一点也是对第四代别墅建筑的一个非常好的启发点。
第四,第四代别墅设计非常显著的特征,在这一代建筑中我们看到更强烈发展的需求,我们中国的建筑它是有生命的,它不像西方的建筑建构出来以后几百年上百年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六十甲子的循环,它是有生命的。实际上作为西方建筑的研究来说,作为一个建筑它的生命是有周期的,大概是80—100年,与中国的六十甲子循环非常相似,过了这个期限,这个建筑要重新翻修,重新界(小区网论坛)定它的意义,重新焕发它的生命,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设计思想。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别墅设计,我认为不应该在早期的这种别墅设计它做得非常满,限定的非常死,应该有足够的二次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也就是给居住者留够生活和改变的空间,这样子才能真正使别墅设计从房子变成家,变成每一个人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外壳和一个空间界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