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雨欲来风满楼。昨日,首开股份和招商地产同时公告,收购有土地资产的两公司部分股权。部分资金短缺的房企则要靠股权质押熬过寒冬。楼市持续调控下,地产公司并购已现端倪。
山雨欲来风满楼。昨日,首开股份和招商地产同时公告,收购有土地资产的两公司部分股权。部分资金短缺的房企则要靠股权质押熬过寒冬。楼市持续调控下,地产公司并购已现端倪。
招商首开展开收购
同晚,招商地产也发布公告称,近日以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了青岛中润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中润德成为其控股子公司。中润德拥有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四块土地的使用权,建筑面积共计29.46万平方米,土地用途均为商业金融用地,使用年限为40年。
此前,12月20日,招商地产曾以34.1亿元的成交总价,购得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墨水湖南岸的A、B、C三个地块,出让面积合计51.97万平方米。不过,在此次收购中,招商地产尚未披露拿地的价格。
中小房企面临淘汰整合
实力房企“现金为王”,但缺钱的地产公司或要依靠股权质押挨过冬天。
宜华地产就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将其持有宜华地产无限售流通股2500万股(占所持股份的7.716%)质押给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冻结期限自12月27日至宜华集团办理解除质押为止。
投中观点认为,今年国务院出台限贷、限购、房产税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房地产限购政策不会放松”。
严厉的调控抑制了市场需求,令房企销量大幅下降,一些中小型房企为周转资金不得不降价促销或项目整体转让以回笼资金,而一些大型地产商却赢得兼并的好时机。
预计2012年,受限购政策影响较大的国内一线城市中小型房企,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淘汰和整合,形成市场份额向大型房企集中的新局面。
本地新闻:
新闻:
其他阅读:房企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 三年内三成或将出局(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楼市调控的推进,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正在加速外流,房企合并整合大潮渐渐降临。
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楼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洗牌”已经开始,如果现行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到2015年,或将有30%的房企被洗牌出局。
在强大的楼市调控下,中小房企的生存状况最为艰难,挂牌出让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月初,北京丰科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94500万元债权项目在北交所正式挂牌,挂牌金额为9.81亿元,成为典型样本。
此外,从股权交易比例来看,房地产平均股权交易比例已高达54%,100%股权交易占20%。中房协和兰德咨询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房企经营管理状况蓝皮书(2011)》(以下简称 《蓝皮书》)披露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底,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6290家,两年内累计减少了24.57%,接近1/4,且呈现加速减少的态势。
宋延庆向记者表示,新一轮楼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洗牌已经开始,并呈现加剧的趋势。
资金逃离楼市,除了除了部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涉足矿业等其他领域外,另一个表现还在于非房地产主业企业的撤出。
11月22日晚,水井坊(600779,SH)发布公告称,为集中资源发展白酒主营业务,并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关监管规定,公司拟剥离郫县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包含商住用地535亩,账面土地成本约5.3亿元,目前尚未开发。
此外,水井坊还打算将旗下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兴千业收回政府欠款后清算注销。公司董秘接受采访时称,公司将专注酒类业务,不再从事房产业务。
而近期主业非地产业务的公司也纷纷从房地产领域撤资或减少相关资产配置的这一趋势,与2009年至2010年房价暴涨过程中一批电信、钢铁、酿酒企业纷纷涌入房地产业的大潮恰好逆势而行。
最值得注意的是央企的动向,今年以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先后转让了南方东银置地部分股权、蓟门桥地块等资产,后者还是2010年北京名噪一时的“地王”。
本地新闻:
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