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大部分城市房价仍上涨 楼市新政缘何难见效?

西安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0-01-01 08:38

房地产市场政策收紧的信号已经放出,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并未挡住冀望从中分一杯羹的企业的脚步。

住建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地出台了若干房地产调控政策。从“营业税征收减免2改5”,到“国四条”,再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从“5年内普通住房转让差额征收营业税”再到“督办18宗房地产闲置土地”。

但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华菱钢铁、ST春兰、深华发、上海申达纺织等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表示要进军房地产。一时间,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混搭”房地产业成了一股风潮。

在房地产市场“风声”里,这些新面孔难免让人疑虑:房地产新政是否能刹住房地产涨价风潮,其效果是否会像过去一样,越调越涨?

近期大部分城市楼价仍上涨

来自中指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的监测显示,12月21日至27日的土地市场持续回暖。各城镇推出地块190宗,环比减少10%,推出面积124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5%;成交地块66宗,环比增加8%,成交面积80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32%。上周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3617元,环比上涨46%,涨幅较大。

监测显示,上周地块成交溢价较高,其中溢价水平超过200%的有4宗,在100%—200%之间的有6宗,50%—2100%之间的有10宗。溢价较高的地块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

从数据看,目前住宅用地的市场需求仍然较大,上周推出住宅用地658万平方米,占推出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交住宅用地495万平方米,占成交总量的六成以上。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4894元,环比上涨4%。广州亚运城项目用地264万平方米,单体成交量超过之前广州2009年成交总量,它的成交直接拉动了上周住宅用地成交量,使之环比猛增210%。

此外,面对步步紧逼的调控信号,房价并未应声下跌,反而延续了2009年的整体涨势。据中指研究院检测数据显示,12月14日—20日,32个主要城市商品房成交均价呈涨跌互现状态。一线城市北京、深圳环比分别继续飙升16%、7%,杭州、上海环比下跌10%、3%,其余大部分城市成交均价也都呈上涨趋势。

一名在美国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已经将开发的楼盘价格进一步提高。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尽管调控风声很紧,但不论是一手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购房需求还是呈现比较旺盛的状态。”

此外,他还向记者透露,由于他们的资金并不依赖银行贷款,因此即使政策收紧,他们也很有信心,“退一万步说,这些年调控政策也出了不少,但哪次真正把房价给刹住了?”

房价要先控信贷

近日统计部门公布的两项数据引起市场的关注。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将2008年GDP总量修订为314045亿元,与之前公布的数据相比增加了13375亿。

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586.5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07.5%,约占到GDP总额的1/10。2008年房企营业利润3861.3亿,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290.4%。

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一项数据则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接近900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超过7000亿元,前11个月总计流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超过1.6万亿元,此数据比去年同期多出六成。而在今年9万多亿元的银行新增贷款中,约1/6流入到了房地产开发领域。

快速扩张的信贷规模是今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的助推器。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信贷规模必须减速,4万亿刺激计划中未花出部分可以“细水长流”,不必在2010年花完。否则,将给中国经济留下很大隐患。

此外,有专家建议,必须改善目前房地产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现状。“房价若再大幅上涨,银行房贷就将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如果银行贷款无法按期偿还,就会进一步加剧银行的呆坏账,从而引发银行业的动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迪拜危机以及此前的香港、日本楼市泡沫都表明,房地产开发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容易带来信贷风险。

监管机制要长远规划

消费者同样对政府的调控政策持观望态度。一名刚在北京燕郊地段买房的人士告诉记者,“销售场面依然很火爆,政府这几年的调控政策没少出,但是那又怎么样,每次调控,之后还不是之后都涨了。”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研究员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住房市场主要有过两次过热时期。一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以后,住房开发投资存在过热,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用于规范住房市场;一是2003年以来,住房市场发展过快,秩序比较混乱。投资快速增长,住房价格大幅上涨;住房市场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大量中低收入阶层人群没有合适的住房。

在他看来,目前房地产市场监管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在应对1992年以后的住房开发过热中,监管部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抑制了住房产业的过快增长。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使经济尽快复苏,相关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着力于将住房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的住房市场监管也存在着一定的短视性,住房监管缺乏长远规划,常常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制定政策。”倪认为。

另外,“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管机制,不能因为房价涨得过快就下发行政命令,长远来看,对企业和消费者均不利。”有专家对记者表示。

有专家建议,尽管香港的房价较高,但其住房保障体系以及监管机制非常值得内地借鉴。

据他介绍,香港特区政府对地产行业实施所谓“同意方案”,规定房地产开发商从政府取得土地发展的楼盘,必须在取得政府的同意后才可发售。要取得政府同意,发展商必须投入一定资金,遵守一系列的条件去开发土地,并在开发过程中接受持续监管。同时,政府还规范住房物业发售和买卖过程中的一些行为,细微如售楼书的内容准确性、建筑面积的表示方式和交易双方律师的雇佣等各方面,都有着政府监管的影子。

国土部正在酝酿新规 土地使用须上网晒明细

在地价普涨的情况下,国土部正在酝酿公开土地使用信息,加强批后监管。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正在汇总各地的数据,对地价进行计算。根据目前已经上报的数据,今年地价水平普遍高于去年,其中,中西部城市地价涨幅较大。

据记者了解,国土部正在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各地规范土地出让合同,并将土地成交、出让金缴纳、开竣工时间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中西部地价涨幅大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正在汇总105个城市的数据,对今年的土地供需状况和地价水平进行计算,监测报告将于下月发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向表示,从目前已汇总的数据来看,今年的地价水平普遍高于去年。其中,中西部城市的地价涨幅较大,个别东部城市的地价有所下降,但总体水平上升。

来自中原地产的报告显示,2009年,四个一线城市的土地平均溢价率均在60%以上,的上海达到105%;同时,今年我国土地市场的平均流标率为17%,比去年降低8个百分点。其中,深圳的流拍率为0%,去年则是46%。

赵松表示,去年土地市场低迷,流拍流标现象频现,"翘尾因素"使得今年的地价水平高于去年。其中,商业和住宅地价随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继续上升,工业用地也基本摆脱了政策因素的影响,价格有所回升。

来自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519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分别为4287元/平方米、3561元/平方米和61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12%、0.85%、0.73%、-1.52%。

土地利用情况将公开

记者还了解到,国土资源部正在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完善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对宗地规模、出让金缴纳、受让人条件、开竣工申报、违约责任等进一步作出明确约定。

同时,各地还必须将受让人、位置、面积、用途、成交时间、成交价格、出让金缴纳情况、开竣工时间等信息上传至指定网站,向社会公开。

"很多地方只强调向市场供应了多少土地,却不敢公开土地的使用和开发情况。"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地方都疏于土地的批后监管,一些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门,甚至根本不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和闲置状况。

该人士还表示,一些地方为了应付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仅将土地出让信息公开数日便匆匆撤下,使得很难了解到历史数据。这种现象也应当严厉禁止。

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2003~2007年间,40家重点开发商获取的约4338公顷(345块)土地中,有23%目前仍处于未开工状态。2008年和2009年间,新增的未开工土地面积相当于原有的50%。

保证保障房土地供应

每经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在29日上午召开的国土资源部第50次部长办公会议上,国土部要求各地在3月底之前,将明年的城市建设用地计划上报,申报规模不得突破年度土地利用计划。

国土部还要求,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划用途,按照首先满足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工业用地的原则申报城市用地,保证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用地。

赵松向记者表示,虽然今年很多城市都超额完成了土地供应任务,但由于保障房多属配建项目,不少地方在供应保障房土地中仍然不够积极。

她认为,应该继续紧缩别墅等高端住宅用地的供应,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并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房源。

昨日(30日),北京今年最后一批经营性地块拍卖完毕。七宗地块的成交总金额为77.7亿,这也使得今年北京市土地出让价款超过900亿。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数据,今年北京共成交经营性用地133块,土地面积1241公顷,建筑规模1663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923亿,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截至30日,备受关注的"中服地块"仍然没有入市,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开信息,中服地块的拟入市时间为今年12月,不过,该地块还没有进行网上挂牌竞拍程序。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服地块"位置优越,前期手续较为复杂,预计入市时间极有可能推迟到明年。此前曾有人计算,作为CBD区域的商业地块,若"中服地块"的楼面价达到30000元/平方米,其总价将超过100亿元,成为仅次于广州科学城地块的"历史第二地王"。(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